取消

穿透“挂靠”迷雾,锁定真实债主—一场避免“胜诉白条”的货款保卫战

发布时间:2025-07-14


案情回顾


这钱,到底该谁出?


山尘海盈律师事务所近期代理的一起典型案件,正是破解此困局的精彩注脚。


我方客户(混凝土供应商)向某大型工业设备安装集团(下称“安装集团”)总包的重点项目供货后,遭遇近70万元货款及违约金拖欠。安装集团的核心抗辩直指痛点:“合同金额已清,后续供货属挂靠人李某个人行为,付款责任在其个人。”审理初期,承办法官亦显露出责任主体应为自然人的倾向。



双重风险


败诉、或是“胜诉白条”?


此案的严峻性在于:


法律风险: 若法院采纳安装集团观点,认定合同外供货系李某个人行为,则我方客户将面临败诉风险。


执行风险(更致命): 即使法院判令李源个人付款,鉴于自然人财产隐匿性强、偿付能力不明、执行难度极大,胜诉判决极可能沦为“法律白条”,客户的血汗钱仍将遥遥无期。 


因此,锁定具有实质偿付能力的主体——安装集团,是保障债权实现的唯一可靠路径。



破局之道


锚定“合同相对性”与“表见代理


面对双重压力,山尘海盈团队制定了核心策略:坚决不追加自然人被告,全力论证安装集团作为合同相对方及最终受益者的付款责任。这一策略精准规避了“赢了官司却拿不到钱”的陷阱。我们聚焦以下关键战场:


“超额支付”揭示真相: 安装集团实际支付金额超出其主张的唯一合同总额,此反常行为强力佐证合同外交易的存在及其知情、履行。


“职务行为”击破抗辩:


对账单由安装集团项目商务经理殷某(化名)(明确职务身份)与现场负责人李某共同签署并盖章。殷某的签字行为在其职权范围(材料验收、对账结算)内,构成表见代理,供应商有充分理由信赖其代表公司。


安装集团自认李某为其项目“土建班组长”,其采购混凝土行为属履行项目职责,后果应归于公司。


“关键录音”锁定自认: 项目负责人陈某(化名)在数次通话中:


承认合同外持续供货事实(“该认的东西肯定会认”)。


明确付款流程需经公司账户。


指示以公司名义签订和解协议或补签合同付款(“我们付就是…签合同也可以”)。


“完整闭环”不容置疑: 供货单、证人证言(证明货物专用于安装集团工地且无替代供应商)、发票形成坚实证据链,所有行为均指向安装集团项目。


决胜法庭:


从”倾向自然人“到”100%由公司担责“


我们以缜密论证扭转了法官的初步认知:


强调交易安全与善意保护: 允许安装集团以内部挂靠关系对抗善意供应商,将严重破坏市场诚信根基。供应商有权信赖签约方及项目显名管理人员。


解析“资料章”的实质意义: 在项目日常运作中,商务经理使用项目章进行对账结算具有合理性与普遍性,公司未能证明其明确排除经济效力。


聚焦“受益人”本质: 所有混凝土均用于安装集团承包的工程,公司是最终受益人,内部权责划分不得外溢损害债权人。


直指执行风险:(虽未明言但策略蕴含)将责任归于偿付能力存疑的自然人,无异于使债权人权利落空。


成果:穿透迷雾,保障“赢”且“得”


法院判决完全支持我方主张:


责任主体锁定:安装集团是唯一付款义务人,须支付货款本金 691,530元 及合理违约金。其与李某内部纠纷另行解决。


债权实现保障:山尘海盈团队在诉讼伊始,凭借精准风险评估,已成功对安装集团银行账户实施诉前足额冻结。 判决生效即可执行,彻底规避了“执行难”风险。


试想,若责任被判予李某个人,即使胜诉,追踪、查控其个人财产的难度与成本将几何级攀升,回款希望渺茫。


核心价值:专业是债权实现的终极保障


本案胜诉并确保回款的关键在于:


精准预判执行风险:深刻理解“告对人”在商事纠纷中的决定性意义,避免踏入“胜诉白条”的泥潭。


坚守最优策略:顶住程序压力,专注锁定最具偿付能力的责任主体(安装集团)。


证据锻造铁证链:超额支付记录、关键职务人员签字、项目负责人自认录音、完整供货凭证,形成无可辩驳的证据体系。


保全先行锁定胜果:诉前足额冻结是“落袋为安”的终极保障,将专业判断力转化为客户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启示:选择律师,即是选择结果


在涉及挂靠、分包的复杂工程纠纷中,供应商面临的最大威胁不仅是法律关系的模糊,更是胜诉后债权无法实现的巨大风险。山尘海盈以专业实力证明:


真正的胜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回款。


专业的价值,在于穿透法律关系的表层迷雾,精准锚定有履行能力的责任主体,并提前为债权套上“保险绳”(财产保全)。


当您遭遇类似困境,特别是对方试图将责任推向偿付能力存疑的自然人或空壳主体时,选择一支兼具精湛法律技艺与务实债权实现能力的团队,是守护自身权益的核心防线。


山尘海盈,致力于为您打赢每一场“能兑现”的战役。

1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