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赛跑:山尘海盈执行冻结某关键账户,为客户公司三个月内促成千万回款执行纪实
当客户深陷“资金链断裂”泥潭,银行贷款迫在眉睫,每一分回款都关乎生死存亡。
面对仲裁程序的漫长等待,山尘海盈执行团队如何另辟蹊径,精准出击,在半个月内冻结对方关键招投标账户、促成和解并锁定两个月千万回款!
这是一次教科书般的执行“救急”行动。
案情回顾
资金链濒临断裂,万分危急
时间拨回到2025年4月。客户经营的某商砼公司的处境可谓万分危急:客户正面临即将到期的银行贷款压力,现金流濒临断裂。
其与某大型央企建筑公司之间因高达数千万的混凝土货款及违约金产生的纠纷,因该央企持续拖欠,标的3600余万的债权迟迟不能落实。
当客户找到山尘海盈律师事务所执行团队时,传递的信息只有一个:极度缺钱,必须快! 常规等待仲裁组庭、开庭、裁决,再进入执行,周期漫长,客户根本等不起。
洞察关键
精准冻结重要账户,掌握主动权
【重构时间轴:一场与现金流赛跑的精准狙击战】
25天完成立案保全 → 15天冻结关键账户 → 5天打破省外执行僵局 → 3个月从启动到确权
4.25-4.29 闪电立案
文书盖章当日即启动,4天内完成仲裁申请提交、缴费、立案(4.28提交→4.29缴费),跑赢程序起跑线。
6.24-6.27 破局关键行动
・6.24 拿到保全缴费链接 → 6.25完成缴费 → 6.26保全裁定下达 → 6.27锁定执保案号
7.4 精准冻结其招投标账户,切断其经营命脉。
7.4-7.9 执行攻坚+终极谈判
・7.9 最后谈判博弈:拒绝抵房方案,锁定分期付款协议(7/8月各付500万+兜底条款),并咬定律师费、利息由对方承担。
7.14-7.25 冲破程序最后壁垒
・7.14 达成调解后仲裁庭排期遇阻 → 7.17提交解封申请倒逼履约 → 7.25线下催出调解书
在组庭流程未完成的情况下,以解封为筹码推动仲裁委24小时出具文书。
绕开程序壁垒
直击回款核心
冻结招投标账户这一招精准打击,直接影响到其正常经营运作。账户被冻结的巨大压力,成为迫使对方真正坐下来谈判的转折点。
“先解封?绝无可能!”——迫于经营压力,对方法务部人员蹲守仲裁委向我方律师施压时,山尘海盈团队的选择稳住客户:“先解封了肯定就签不成了!”
彼时,当地仲裁委的组庭流程尚未完成(直至双方谈妥准备签调解时,秘书仍反馈组庭审批流程未走完)。
对焦急等待回款的客户来说,漫长的司法流程如同钝刀割肉,我们不能等,也等不起。
山尘海盈团队没有被动等待程序推进,而是凭借专业的谈判策略和扎实的证据准备,主动出击,直接与该大型央企展开实质性协商。
攻坚克难
主动寻求破局,守护现金流
在双方就核心债务金额的承担达成初步意向后,准备签署仲裁调解书时,遇到了程序障碍:仲裁庭的正式组庭流程仍未完成,导致调解书签署受阻。
该地仲裁委员会常规排庭时间往往需要半年左右,等待常规司法流程推进无异于坐以待毙。
为了不耽误宝贵的回款时间,我们利用专业资源网络,通过与法院人员的紧急沟通协调,最终成功推动了仲裁委内部流程的加速处理。最终在约定的付款时间前一周出具了调解书。
速度创造价值
解决用户资金痛点
最终,这场与时间的赛跑取得了关键性胜利:
2025年4月25日: 案件提交该地仲裁委。
2025年7月中旬: 双方在仲裁委框架外达成实质《调解协议》,并克服程序障碍完成签署。
2025年7月28日: 收到该地仲裁委正式出具的《调解书》,赋予和解协议强制执行效力。
根据《调解书》安排,该大型央企需于2025年7月31日前支付首期款项500万元人民币,并于2025年8月31日前再支付500万元。
从立案到拿到具有强制执行力的调解书,全程不到三个月!
尤为关键的是,根据调解协议,客户在签约后短短两个月内(2025年7月底、8月底)即可收到总计1000万元的回款,这对于当时深陷财务危机的客户公司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有效缓解了其迫在眉睫的还贷压力和经营困境。
本案执行启示:
精准狙击破僵局
锁定并冻结对手招投标账户,直击经营命脉,迫使谈判破冰。
速度即生命力
绕开仲裁程序壁垒,3个月达成强制执行调解,2个月回流千万现金,跑赢客户生死线。
客户痛点即行动原点
一切策略围绕“快速回款”展开,以结果为导向解决现金流危机。
创新突破程序瓶颈
在尊重规则前提下推动仲裁流程加速,实现仲裁委办案效率的突破性提升(常规半年→本案3个月)。